吃手、吃脚、吃玩具……宝宝这么不“讲卫生”可以吗?
吃手、吃脚、吃玩具……宝宝这么不“讲卫生”可以吗?
全世界的宝宝都拥有一个共同爱好:吃手。
超声显示,婴儿出生前就已经开始吃手了。
出生后,
婴儿则会逐渐由无意吃手发展到有意吃手,
再长大一点,
小宝宝们开始吃玩具、吃餐盘......
只有你想不到的,没有他不吃的。
宝宝从4个月开始吃手,现在15个月了,睡觉的时候还是必须要吃着手或者含奶嘴才能睡,这正常吗?
我的宝宝什么都吃,手指、玩具、家具,看见什么都要放嘴里尝一尝,怎么阻止都不行......
我宝宝5岁多了,因为过度吃手,而且只吃大拇指,导致他的大拇指比同龄小朋友的明显小很多。
其实,出现这样的情况,很可能说明宝宝正处于以下三种情况之一:
“妈妈,我长牙了!”
4~6个月的宝宝处在长牙期,这时的宝宝口腔会感觉很不舒服,宝宝会有轻重不等的牙龈痒、痛等现象,这时宝宝会喜欢通过吮手来减轻长牙的不适。
这时,妈妈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安抚奶嘴或是磨牙棒,这样既能满足宝宝与生俱来的吮吸欲,又能够增加牙床的摩擦,缓解宝宝出牙的痒、痛,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。
“妈妈,这是什么?”
1岁以前的宝宝,除了吃奶外,还会用嘴巴去探索世界。宝宝的手、身上穿的衣服、身边的玩具等,他们都爱用嘴巴去舔,去尝,并通过这种方式去认识事物。
这是每个宝宝都要经历过程。,爸爸妈妈要适当引导,宝宝口欲期若得不到满足,就会在稍微大点的时候暴露出问题来。有的孩子要吃手指,有的就爱咬人。
“妈妈,我不开心……”
一些年龄稍大的宝宝如果还在吃手或者喜欢吮吸别的东西,则说明他们正在缓解自己的焦虑、负面情绪,或面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。
能不能管?该不该管?
很多家长都是这样,看不惯孩子吃手,主要原因就是怕脏。
的确,宝宝大都喜欢探索,什么都喜欢舔舔摸摸,满是细菌的手,放进嘴里吮吸,当妈的不可能眼不见为净。
而且,除了卫生安全问题,宝宝频繁吃手还可能导致牙齿不美观,影响上下颌正常发育,导致牙齿排列异常,甚至脸型也会出现变化。
但是,即使吃手会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,育儿专家们却提倡家长不要制止孩子吃手,这是为什么呢?
吃手的三大好处
1、减轻宝宝的心情
关于刚出世的小宝宝而言,吸手指一方面能给他带来舒服感,另一方面,宝宝出世后正本就有吸吮的反射和需求。
家长若能细心观察,就会发现当宝宝感到不安、烦躁、紧张时,吃手会冷静宝宝的心情。有的宝宝在浅睡状态时,会用吮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从头入眠。
2、促进智力发展
吮吸手指,能够促进神经功能发展,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表现。
3、锻炼手眼协调性
吃手指的过程可能锻炼宝宝手部的灵活性,把手准确地放到最终也在锻炼手眼协调。
宝宝长期吃手,要适当干预
但是,如果宝宝长期吃手或者过度吃手,那么宝爸宝妈们就要及时引导,帮助宝宝戒除吃手的习惯了。
在吸手指的进程中,假如刚好遇到牙齿生长,吸手指时所用力的方向就会让牙齿朝着不准确的方向生长,进而影响牙齿的排列、咬合,也简单引起口腔疑问。
如果孩子吃手时间更久,还会影响上下颌骨、肌肉形态改变——宝宝就会慢慢变丑。
此外,宝宝的小手长期浸在口水里,很容易出现手指蜕皮、肿胀、感染、变形。
其实宝爸妈总是忍不住想要干涉乱吃乱咬,主要是在担心宝宝的健康和安全。
所以为了宝宝能安全、健康的过好口欲期,父母还要做好这两件事:
勤洗手
父母要勤为宝宝洗手,擦干,保持卫生。
深度清洁
定期扫除,对宝宝可以接触到的地方增加清洁频率。
这个阶段阶段,父母不宜阻止宝宝“口欲”行为,但要注意宝宝活动范围内不要放危险物品,比如像花生豆之类的小物品,尖锐的、有毒的、掉色掉毛的物品等。为了保证卫生,宝宝的玩具要经常清洗消毒。
每个孩子生长的进程,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好的习惯,例如咬嘴唇、抓耳朵、眨眼睛、吃手指……妈妈们千万不要急于求成,胡乱干预,除了要去重视孩子做法背后的原因,更要耐心陪伴孩子,协助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气!
本文来自 家家月嫂:www.ctjjys.com(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